八月,浙东。天依然热腾。一辆马车顺着乡间小路行走。两边水田早已干涸,偶尔有几束野草点缀在其中,但也奄奄一息,伸着枯黄的叶子在无力的挣扎。路上时常可以看见饿毙倒地的人。车上座着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,他紧锁眉头。看到这样现象,他心痛不已。
他是南宋理学家朱熹,他刚被推举为掌管两浙茶盐职位(1181年)。在赴任之前他就听说了浙东旱灾闹饥荒的事情。没想到饥荒如此严重。他微服私访询问百姓朝廷赈灾情况,百姓说没见到什么赈灾。只是上面来人视察的时候,开过几天粥棚。但是人家一走,就撤了。朱熹记得朝廷拨了很多钱,肯定赈灾的钱被这些官员私吞了。百姓还说:“不但不给赈灾,而且地主豪强依然要征收租税。百姓们无法活下去。
朱熹回到府邸后,连夜上书弹劾贪官以及大户豪强。他连自己的好友王淮都加以弹劾。于是不少官员上书说:“朱熹所主张的理学是“伪学”,他把自己思想加在圣人(孔子,孟子等)典籍里,是对圣人的极大不恭。
后来朱熹被弹劾回乡。好多人趁机上本要对他处以斩刑。其中就包括的他的一些弟子。在他出名的时候,他门前客人络绎不绝,前来拜师的人不少。但是此时发生以后,几乎没人登门。而且以前弟子人人与他划清界线,改投他人门下。过其门不入。
回乡后(江西婺源),他来到远离市井的螺坑村。在那里授业讲学,并以此谋生。村里人仰慕朱熹,经常请他吃饭。但是山里人穷,基本都以葱作菜,麦作饭来款待朱熹家人。女儿在城里过惯了优越生活。认为乡里人对父亲招待有些简陋。吃饭的时候脸上露出不愉快的表情。朱熹当时就严厉责备女儿。并写下一首《劝女儿》,“葱汤麦饭两相宜,葱补丹田麦补脾,莫道此中滋味少,前村还有未炊时。”朱熹后两句很诚恳,不要嫌弃葱汤麦饭没滋味,要知道还有多少还吃不上饭那。
葱在古时是百姓常吃的菜,但大多用来调味,很少拿它当主菜。上面提到的百姓拿葱来当主菜,表明了他们生活的困苦。葱在中国食用的历史非常久,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。最早人们食用的是野葱,葱古称为茖(ge 二声),指的就是野葱,《尔雅》中就有:“葱生山中者名茖”。后来人们把野葱驯化成为一种家常蔬菜。
葱分大葱和小葱,北方多用大葱,南方多用小葱。而且北方人喜食生葱,用它蘸酱吃。或者切成细丝与它菜凉拌。南方人却很少这样吃,大概受不了生葱的呛辣。葱在饺子,包子等的馅料中是重要调味品,有的地方的馅料中葱含量很大。
陆游写过题为葱的诗:“瓦盆麦饭伴邻翁,黄菌青蔬放箸空,一事尚非贫贱分,芼(mao,四声)羹皆用大官葱”。其中写到葱不分贵贱人们都吃,比较贵的肉菜羹都需要放大葱。(芼羹指的的菜杂肉为羹,古代平民食肉较少,所以比较珍惜)。
宋朝文字掌纪中记载这样一件事情:“有士大夫于京师买一妾,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。一日,令其作包子,辞以不能。诘之曰:‘既是包子厨中人,何为不能作包子?’对曰:‘妾乃包子厨中缕葱丝者也。蔡太师指的就是蔡京,他生活奢华,连包个包子都分工这么明确,有专门切葱的。这个刀工只为包子,别的菜不参与。真有些皇家风范。(御膳房里就分工很明确,某一个菜,切菜的是切菜,烧火的是烧火,拼盘的是拼盘)。
在福建惠安有这样一个风俗,婴儿满月的时候,请一位高龄剃发匠给婴儿剃胎发,称“剃满月头”。其时要旁置一盆洗头的温水.。盆旁放几株葱,一面镜,葱主聪,镜主明,合谓聪明。取的吉祥之意。
葱翠绿可爱,人们长茶馆内葱绿来比喻绿的浓厚。小葱细且上段白,常用来比喻女子的手指,来形容的手指的纤细。
民间有“小葱拌豆腐—— 一清二白”的歇后语,这也体现了葱颜色分明的特点。做人做事也要如此,明明白白的不要混沌不清。虽然郑板桥说过“难得糊涂”。但是糊涂往往办不好事情。对于爱情,事业混沌不清的处理,那爱情就不会有真真的爱情,事业也往往也会半途而废。所以说该清白时候还是要清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