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六四五年八月的广桂林显的是那么不平静,五月清军占领南京,弘光帝被俘虏。靖江王朱亨嘉认为机会到来了,于是在八月初就自称监国,想在这乱世成就一番事业,他给自己定的年号是洪武二百八十七年,他把朱元璋年号搬了出来,创造出中国时间最长年号。但是他祖宗仅仅是朱元璋的侄儿(朱文正),在宗室诸王当中谱系最远,所以大伙都不肯承认他。他只能自己巴掌大地方耀武扬威一阵罢了。

  朱亨嘉才过两个月监国的瘾。就被丁魁楚攻破桂林。不久就被南明隆武帝秘密处死。在丁魁楚攻破桂林的时候,桂林城一片混乱。兵士们借平叛之名烧杀掠夺,这些人和匪人无异。在朱亨嘉所谓“宫殿”内更是满地尸横。在混乱中一个太监携带一个小孩逃离这恶魔之地,这个小孩是靖江王赞仪之十世孙朱若极,虽然他没参与叛乱。但“覆巢之下,安有完卵”,所以逃离是上上之策。

  逃离之后,太监把他送进寺院当了和尚,他为避嫌,改名为石涛。在寺院清修之余。他喜好画画。他的画笔意纵恣,功力很深。他擅长山水画。在篇幅不大画卷中,有其真切的情感。也许这种情感是由压抑不住的亡国痛苦转化而来的。

  石涛爱吃苦瓜(据说,他几乎每天都要吃苦瓜),并自号苦瓜和尚。苦瓜虽性寒味苦,但如咖啡,茶叶一样。苦的有滋有味。苦也许代表着亡国之痛,有滋有味的苦又代表着不甘于寂寞。他主动进京交结达官显贵,企图出人头地。但是却无任何结果。他自号苦瓜和尚充分了体现他自己这种复杂心情。

  石涛所在时代,在中国南方已经普遍食用苦瓜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苦瓜苦、寒、无毒,可解渴消乏。清热去火,清心明目”,说明了当时人们苦瓜了解的非常多。

  明代以前没有记载苦瓜纪录,一般认为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带过来。与郑和同行的费信写的《星槎胜览》中就记载了苦瓜。在其同时代《救荒本草》中就把苦瓜列为救荒作物之一。但是当时吃苦瓜并不普及。直到明代中叶之后在南方才开始普及起来。

  苦瓜与其它菜烹饪,它不会把自己苦味带给对方。所以说苦瓜“有君子之德”,所以称苦瓜为君子菜。

  苦瓜别名锦荔枝,清代叶申芗写《锦荔枝》词:“黄蕤翠叶,篱畔风来香引蝶,结实离离,小字新偷锦荔枝。但求形肖,未必当他妃子笑。藤蔓瓜瓤,岂是闽南十八娘”苦瓜他眼睛里可是美丽的。苦瓜结果发出清香引来蝴蝶飞舞。小字去摘苦瓜只为它外表俏丽。它虽然不是妃子在笑,但藤蔓婉转,那不是美丽闽南十八娘吗。

  苦瓜在炎炎夏日食用清凉败火又可明目。是夏天绝好的蔬菜,北方人不习惯苦味可比把苦瓜用开水焯一下,可以减少不少苦味。

  苦瓜的苦是一种奇妙滋味,入口后,它盘踞在人的味蕾之中,久久不肯离去。这种苦让人头脑得以清醒,使人难以忘怀。苦也是人生一种滋味,有甜有苦才能对照,光有甜是不能真真体会甜滋味。有苦才能使得去珍惜。就如爱情一样,往往失去的时候,有的人才体味到它的真真甜美。所以吃点苦还是有点好处的,因为它教会人如何去珍惜。



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