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三,茼蒿下米汤。”这是一句民间的谚语。它缘由茼蒿耐寒性强,上市早。在过去是一种早令蔬菜。可惜茼蒿有一些药味(特殊的香气)和香菜(芫荽)结局一样受到有些人的反感。但也有喜欢这种气味,因人而异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去喜欢。茼蒿最早还是用于药材。唐代孙思邈(中国医圣)在《千金方*食治》最早记述了茼蒿的名字(不过唐官修《本草》作同蒿)。它的叶子象菊花,且有菊之清香。所以又有个叫法“菊花菜”(它和菊花有近亲关系)。

   说道茼蒿我想到一个故事,宋徽宗的时候有四个有名的奸臣分别是:

  童贯:大宦官,曾经是中央司令员二十年之久,是中国历史上军职最高的宦官。他的当政大大损害北宋的军事能力,加速了北宋的灭亡。

  蔡京:大奸臣,宋徽宗的宰相。极其能巴结皇上,是一条绝对的好狗。皇上爱奇山异水。他就大兴花石纲,花石纲顾名思义指的奇花怪石,花石纲害的多少人家倾家荡产、卖儿卖女。不过蔡京颇有艺术修养,书法、诗词、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不俗的表现,他的书法是北宋苏、黄、米、蔡四大家之一。

  高俅:这个大家熟悉,因为大家看过水浒,开篇人物就是他。他原来叫高毬,后来那个“毬”改成“俅”。大概他觉得加毛了和野人差不多,改成单立人,也就成了人了。他靠踢球赢得未来皇上青昧,后来被入选国家队主力。平步青云当了高级军事将领。可惜把军队当成自己奴仆,为自己修房,盖花园。使得京城里兵士训练荒废。后来几十万禁军见到金兵如鸟笼散,一溃千里。这和高俅的作为有很大关系。

  何执中:宋徽宗的宰相之一,也是一条好狗。

  当时东京汴梁(开封)民间流传着一个童谣是“杀了穜蒿割了菜,吃了羔儿荷叶在“。穜蒿就是现在茼蒿,杀茼蒿就是杀童贯这条阉狗。割菜就是割了蔡京的脑袋。吃了羔儿就是吃了高俅这家伙。荷叶就是指的何执中。人们对这四个痛恨之情在这篇童谣里得到尽情的表现。这里提到茼蒿,说明北宋时期已经把茼蒿当作了蔬菜之一。

  宋代大诗人陆游在回到故乡山阴(浙江绍兴)时候写了一首诗《初归杂咏》,诗中这样写到“小园五亩剪蓬蒿,便觉人间迹可逃“。意思是只有在收割茼蒿的时候,,自己才感到逃离人世的烦恼。这是极端愤怒产生的遁世思绪。空有一番爱国抱负,却得不到施展。临死前他写到:”此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。王师北进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”,充分体现他的爱国之心。陆游也提到了茼蒿,而且种的很多五亩。

  茼蒿作菜,古往今来对它的评价都挺高。元代王祯的《农书》指出茼蒿:“可为常食”。 清代恭宝辰说茼蒿用水焯过。凉拌放香油、醋、盐味道十分好。(见《素食说略》)。

  茼蒿叶柔而嫩,清爽可口。吃法多样,可炒、可凉拌,可做汤,也可作火锅的配菜,还可作饺子馅,在吃火锅的时候,茼蒿是一种不错的下锅菜。

  茼蒿的根、茎、叶、花都可入药。有清血、养心、降压、润肺、清痰的功效。长吃茼蒿对身体很有利。而且茼蒿具有特殊的清香气味,病虫见它避尔远之,因此它很少施用农药,是理想的绿色蔬菜。我们那里茼蒿价格就十分昂贵。

  茼蒿和同好谐音,愿天下有情人和多吃茼蒿,同好一辈子。:)



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