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以食为天,什么食物最重要。是稻米,在亚洲约有20 亿人口的食物60~70%是来自稻米和它的副产品。中国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南方,因此中国人也大多以稻米为主食。可以说稻就是生命,一点也不夸张。
7000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已经有稻发现,此后稻米就在中国南方广泛种植。魏晋南北朝以前是粟为主的饮食文化,因为人口、经济中心在北方。随着经济中心南移,和南方人口大量增加。水稻取代其它农作物成为升为五谷之首。
稻米有大类,籼米和粳米,籼米米粒较长,煮饭粘性较弱,膨胀性大。粳米短而厚,煮饭粘性较大,膨胀性小。当然还有一种分法,糯米和非糯米,籼米和粳米的淀粉都有糯性和非糯性之别。所以笼统地说糯米,其实还有籼糯和粳糯之分,非糯性的米便简称籼米或粳米。糯米吃起来富有粘性、柔性,特别适宜于酿酒和制作各式糕点。
在古代的糯米除食用、酿酒以外,还有许多其他用途,是籼、粳和其他谷物都无法替代的。明朝南京城墙每块城砖都要用糯米粥“固其外”,至今残留南京城墙的砖依然不变形。安徽某地农村一座清代建筑大院,客堂地面用糯米加工铺成,两百年下来,仍旧光洁平滑,不裂不破,引起参观者啧啧称奇。
香稻的是一种特殊稻类,香稻的根、茎、叶和花都有着香气。辛弃疾夜过江西上饶农村闻到香稻之香,就写下“明月别国高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”不过现在城市里的人只好从想象中体会这种场景了。香米的香味很浓,但是如果象普通米那样煮饭,香味太浓反而不好闻也不好吃,只需用少许香米掺入普通米里,煮出来的饭就够香了。
米刚收上来,不能直接吃的,得要去谷壳,去皮层(糠壳)。也就是大家长说的舂米,糙米是稻粒最外面的一层硬壳舂杵掉剩下的米。糙米营养好,但比较难消化,还需要再加工碾成白米。在加工过程中,因米粒的碾研程度不同,古代分为四级:粝、毇、粲、御;它们的关系是:“粝米三十,毇米二十七,粲米二十四,御米二十一。”粝米就是糙米,糙米的九折为毇米;八折为粲米;七折为御米。御米是专供皇帝吃的,特别的白,虽然好吃,却丢失了大量营养物质。
人们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发现,糙米不但能够充饥果腹,而且对人体有极大的营养价值。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称糙米具有"和五脏、好颜色"的妙用,意思是说常食糙米,不仅可以安和五脏,去病延年,而且还能润泽容颜,使青春常驻。可见糙米不仅具有食用价值,而且还有医疗保健、养生延年的效用。现在机器碾的大米,遍数太多,平常老百姓都吃上过去御米级别大米,这种大米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都被破坏了,所以大家应该吃些糙米,这样子很利于身体健康。
现在有一种涂层大米,也就是给外表涂上葡萄糖液和植物油,以增加光泽,看起来很好看。但更要注意的是一些不法商人用的矿物油而不只是植物油,矿物油可有毒啊。
清朝笑林广记中时有一个笑话,说一位地主在城里开店经商,请了一位教书先生教他的儿子读书。一天,先生问孩子们,大家每天吃的米饭是从那里来的?有一个儿子说,是从米仓里来的。另一个儿子说,是从街上米铺里来的。两个人为此争论不休。
这个笑话似乎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,因为随着城市发展,许多人就象笑话里的两个孩子,认为只要有钱,稻米就可以从仓库里提,到市场上买,忘记了稻米是要从田里千辛万苦种植出来的。更有不少人不知道五谷杂粮长得是什么样子,有的年轻人初次到乡下看到初生的麦苗,惊呼道:“这么大一片韭菜地。” 因此让人人理解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并不过时,实在是太有必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