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来美国之前,我不会说我是一个亚洲人,Asian。所有的中国人,韩国人,日本人,马来西亚人,越南人如果他们还在自己的国家,他们会说我是山东人,广东人,大阪人,釜山人,河内人……但是当他们来到美国,他们是亚洲人。他们拥有一个肤色,平扁的五官,叽叽喳喳的语言,黑色的头发和眼睛。对于白人来说,他们对我们的直觉当然是亚洲人,而不是你是中国人,日本人,韩国人……但是当我们在这边被称为是asian的时候,一开始会很不习惯,因为我知道不仅仅是asian,我还是chinese。
几年前我看龙应台的写给安德烈的书,她经常提到当她被问到她是哪里人的时候,她不知道怎么回答。那时候我觉得这个答案那么直接明白,为什么她回答不出来。尽管她的国籍可能不再是台湾的,但她可以说她是台湾人啊。现在的我好像也有这种感觉,我是哪里人,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说有不同的意义。对美国人来说,我是中国人还是越南人并不重要,我只是在美国的asian,其中更加具体的细分他们反正也不清楚没兴趣。
华人的英文是chinese,中国人的英文也是chinese, 但这两个chinese是很不一样的。中国人是PRC的chinese,但华人,是世界的chinese.
除了在PRC里面的中国人外,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华人和PRC没有半点关系,他们也没有任何与PRC有关的情结。很多华人几代之前就已经从中国大陆移民到世界各地,他们适应了当地的语言和文化,变成了各种Chinese American, Chinese British, Chinese Japanese... 在我的学校,有很多华裔,他们对于那个CHINA没有什么感情,他们多数回忆的时候会说,“恩很小的时候去过一两次。但是我中文说的很差。我最想去的地方是XXX(不是中国)。” ABC们并不会用CHINA来定义他们的身份,尽管他们的父母可能来自太平洋彼岸,但他们本身早就不把那个地方看成是自己身份里重要的一部分。这也是很多中国学生也没有和ABC这些群体走的太近的原因。ABC们会有相对多的白人朋友,但有很多也只有自己ABC的圈子,他们之间讲的是英文,不会是普通话。他们开的玩笑看的电视做的事也是白人孩子们会进行的活动。但他们自己知道,自己在美国这个社会里还是有和白人不一样的定位,他们家庭里还有Asian的元素,有黄皮肤和黑头发。
我认识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华人,他们都和很久之前我心目中的华人形象有冲突。很久之前我心目中的华人是这样的:这个华人和我们长得差不多,黑头发,黄皮肤,说普通话。他/她很想念祖国,虽然身在异乡,但还会关注祖国的发展。会以自己是Chinese而自豪。他会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要学习中文,知道中国文化和传统。
但是事实上我在这里认识的很多华人却和我的想象大相径庭:
Shelly 是我的一位历史老师,她在加拿大温哥华长大,她会说普通话和粤语。当我们私下却不用这些语言交流。她的英语有很浓的粤语口音,我以为我用粤语和她聊天我们会更流畅,但她却似乎更适应用英语。
Enli是我认识的类ABC,他并没有在美国出生,但10岁随父母移民来到美国,从此学习说英文和融入新的生活环境。现在的他的英语没有半点口音,可以阅读中文,会听听中文的歌,但他不会说中文,看中文电影要配英文字母。他上了一个学期的中文课,只拿了B。他很少华人朋友,因为他实际上就像一个美国人一样,和中国学生圈子有不同的爱好和作风。
Aimee是真正的在美国出生的ABC,她现在也在上中文课,她可以说,但读写很差。她经常和她的其他亚裔朋友们一起,他们在一起也是说英文。她是忠诚的基督教信徒,经常去做祷告。她很传统,不像很多美国女孩子那样很开放,这和她的华裔父母有关,也她身为基督徒有关。
Wendy,福州人,继承了福建人数百年出国淘金的传统,十多年前就来到美国打拼。小学或初中文化水平。英文说得不错,但口音很重。普通话还可以,但口音也很重。她的母语是福州话。很多很多这些从福建广东来的移民,他们不在乎什么中央,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,也不在乎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说中文(但肯定会说家乡话)或者知不知道中国文化。
我身边还有数不胜数的有着亚洲人的身体却各种非亚洲/中国内涵的朋友。我记得今年某春晚直播上主持人采访了一群从美国来的华裔年轻人,问他们第一次来中国对祖国的印象。虽然电视上直播的肯定是他们显露出很有兴趣的样子,但我知道很多这些ABC小孩根本什么都不知道,也并没有以自己身为华裔而很自豪。(想要抛弃自己华裔、亚裔背景的美国年轻人比比皆是)。
我出国之前和每次放假回去,我的亲戚都会非常意味深长,神情严肃的和我说,“你一定不要忘记中国的文化和传统。你到了哪里都是中国人,在外国始终是别人的地方,人家始终不会接纳你的。有空要多看看中国的历史和经典。不要去了美国,都把自己民族的精华忘记了…… ”
说实话,我很厌倦这样的教条。自从和这些各种各样的华人和亚裔群体接触之后,我体会到了另一种看待自己的视角。我并不是一个很爱国的人(你们可以喷我),我认为国家、政府、民族、这些条条框框是非常局限一个人思考的广度。如果我只记得我是一个中国人,我觉得我没有办法突破自己的视角,去体会其他群体在这一个复杂广大的世界里的喜怒哀乐。我更喜欢给自己‘世界公民’这样的头衔,我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,任何一个机构,任何一个民族。虽然生理上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别人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,“你是谁,你从哪里来?”但我总是嘴上告诉他们“我是XX,我来自china”,但我的心里却不情愿的想:“我是XX,但我不希望你用china这一个标签来定义我。”
在美国我说我来自china,他们会想到 “CCP,made in china, 经济奇迹, etc,吃狗,压迫。。。。” 就好像当你说起中东的人民,我们会想到:“女人们黑色的面纱,石油,独裁,富裕,战争……” 有时候人思考世界的角度是那么狭隘,喜欢断章取义地把这些零零总总的印象拼凑一起,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误解。
很多中国学生最终选择在外国仍然和中国学生成群结队,多年以后最终回到国内。他们说他们在异国没有“主人感”,在国内的那种舒适自如是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无法感觉到的。
Shelly在课堂上说过:“One who has gone through that kind of change, that breaking through the boundaries, will never be the same" (一个人一旦经历过那种突破界限的改变,这个人就永远地改变了)。我觉得我是这样的人,我已经厌倦了再拿国籍、民族、出生地、成长地去界定一个人的阶段。如果我真的像我亲戚说的那样,永远不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,牢牢记住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,我仍然会在美国和中国两个世界中间,对两种文化,两种身份间纠结挣扎。这个世界上并不应该存在只能拥有一个身份的规定,现在的我已经不会仅仅用“中国”来定义我自己,我身上有“亚洲”和“美国”的烙印。如果我将会去其他地方生活,我还会有“日本”“西班牙”“印度”“非洲”等等等等。
虽然我这样说有些离经叛道,但当我现在回过头看为什么我来这里只有一两年,可以和美国人做交心的朋友,不仅仅是因为我英语说得好,还是因为我有意无意的让自己忘记“我是一个中国人”。
不要教育我要爱国,要爱民族。尽管别人看待我的眼光并不因为我的转变而转变,现在的我更想做一个世界的人,自由的人, 忠于自己的人。
扩展阅读
你需要登录才能回应,
还没有帐号?注册一个